这完全是三回事,好不好?
柴进资助林冲,也不止是林冲,也帮过宋江,也帮过武松,还帮过那个徒有虚名的洪教头。
文章插图
柴进并没有什么政治追求,不像战国四公子,是为了增加政治力量而“养士”。他的仗义疏财,就是为了仗义疏财,说得难听一点,就是钱多了烧的。
文章插图
并且,柴进对尚未成名的武松非常冷淡,对徒有虚名的洪教头却颇为客气。对宋江、对林冲的好,也是因为他们名声大。他把名气当成了衡量人才的标准,这是差以毫厘谬以千里的。所以到上梁山之后,以柴进这样高贵的出身,却只做了个中层,与晁盖、宋江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。
文章插图
对于柴进而言,“仪义疏财”,更像一个昂贵的游戏——不在乎回报,也因为“你们都玩不起,只有我玩得起”。
鲁达(这时还不能叫鲁智深,“智深”是他出家后的法号)并没有资助穷人的规划。
文章插图
帮助金翠莲,完全是出于一时义愤,打抱不平,丝毫没想过回报。本来按他的想法,放走金翠莲父女,打郑屠一顿,最多算个“寻衅滋事”。因此带来的损失,是他作为“提辖”可以承受起的。
文章插图
打死郑屠,亡命天涯,巧遇金翠莲父女,然后出家,这些都不是鲁达预算之中的。鲁达这人的性格,有点随意而安的意味,不提前规划人生,见招拆招,走到哪里算哪里。
文章插图
对于鲁达来说,“仗义疏财”既不是口号,也不是目标,只是没碰到不必强求、碰到了就应该去完成的一种责任、一种本能、一种下意识的反应。
文章插图
施恩与武松的关系比较复杂。开始的时候,施恩厚待武松,跟“仗义疏财”拉不上半点关系,就完全是为了让武松替他对付蒋门神。那时的施恩,不过是像燕太子丹厚待荆轲一样,收买一个忠心的打手而已。
文章插图
但是,到武松被张都监陷害入狱、刺配时,施恩对武松的感情发生了质的变化。他“三入死囚牢”,又花钱又托人情,试图解救武松,虽然明知道这时的武松已经对自己没有用处了。送武松上路时,官二代的施恩忍受着解差的白眼,送上棉衣、麻鞋、银两、烧鹅,还轻声叮嘱“这两个贼男女,不怀好意”。这就完全是替武松着想了。
文章插图
最动人的是施恩拜别之后,“哭着去了”——他当然不知道负伤戴枷的武松还有反败为胜的能力。在他看来,武松已经死定了,而自己,却毫无办法。为朋友的不幸而痛哭,这可不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,而是真正的感情了。
文章插图
影视剧中,施恩是为救武松而死。原著中并没有这样的情节,只是说到施恩落水淹死后,“武松念起旧日恩义,也大哭了一场”。两次大哭,可作遥远的呼应。